业务联系 | 加入收藏 | 设为首页
您当前的位置:首页 > 艺术资讯 >

艺术品中,没有比石头更完全的自然物

时间:2024-02-19 15:18  来源:收藏界   

 

道法自然的“自然”指的是自然而然的状态与规律,仁者乐山,文人爱石,赏石艺术的载体源自 “自然”,其审美精神崇尚“自然”。

赏石文化为正越来越被现代人认可,标志着自然物品与艺术品界限被打破,文人们以石喻人、寄情于石的雅趣得以传承。

 

中国人在汉代已经开始大肆造园。那时基本思路还是模拟自然,以“穷极自然”为主要目的。可无论多么相似,模拟的也不能与被模拟的对象相提并论。而且在很容易投入自然怀抱的年代,把此种行为抬升至奢华地步,也经常让人产生怀疑。经过南北朝的延续,状况在唐代发生改变。

 

当时的人认为,造园赏石要抓住自然的本质,取其神韵,理解石头本身的美,不要被模拟自然的外貌所迷惑,应该从文化的角度,重新评判这些审美活动所创造的价值。

在白居易、刘禹锡、柳宗元、李德裕、皮日休等人的文章诗句中都有提到,好石头是非常“不自然”的:大家渐渐接受应该有文化感的自然,也就是我们创造的自然——城市山水,而不是完全模仿自然的自然。

 

如此体悟,在宋代达到了顶峰,不仅造就了苏轼、米芾这样在中国石学历史上划时代的人物,还有大量关于中国石的著作面世,甚至宋徽宗为了营造园林巨制艮岳而出现“花石纲”之役,和国家灭亡相联系了。

这些都充分证明,中国文化对石头的审美认定,已经达到了无以复加的地步。所有的艺术品中,再没有比石头更完全的自然物了。中国人也是因喜欢自然而喜欢石头的。

 

虽然在各个时期,为了某种目的,会在石头上加上一些人工的痕迹,但是中国人一直强调它作为自然代表的完整性。即使它已经成为中国人审美对象的一分子、一件艺术品,石头的本质也是无可争议的自然。

自然是什么?就是那伟大的哲学——“道法自然”和“天人合一”中的“自然”和“天”。中国人可能苛刻地挑剔一件其他人工艺术品,看其是否能够企及“道法自然”和“天人合一”的高度,对石头却不会有这种怀疑。

宋代人喜欢的石头,就是大家熟悉的太湖石、灵璧石之类普通的石头。说它们普通,是这些以碳酸钙成分为主的石头,在中国大量分布。可为什么遍地皆是的石头,却需要花费巨额的资金?原来是这些石头在审美上的稀缺性所造成的。

 

宋徽宗给石头命名“神运昭功石”“庆云万态奇峰”,还有米芾所讲的好石头要秀、瘦、皱、透,都说明好石头的稀少。也就是说,符合审美的、具有文化价值的石头,在自然界中是极其稀少的。

太湖石这类中国石,在过去产量很大,要远远大过西方的宝石。但论审美、论文化,万里挑一,甚至百万里挑一的中国石,就比西方的宝石更为稀缺与珍贵。

 

在这样的意识下,好石头迅速成为中国的顶级艺术品。并且喜欢石头的中国人,为他们心爱的宝物营造了一个巨大的文化空间。其内容之广阔、精神之深邃、情感之丰富、品位之高雅,独一无二。

 

 

 

 

 

注:本站上发表的所有内容,均为原作者的观点,不代表收藏界的立场,也不代表收藏界的价值判断。

责任编辑:收藏界
更多>>本期收藏界

杨立思|还原法海寺壁画技艺的青年国画艺术家

画家杨立思在敦煌复制窟近照 惟楚有材,如斯为盛。千百年来,楚塞三湘接,湖北地区英才辈出,文……

[点击查看]

东方有线不止有线,搞定全家心意

 提起东方有线,不少上海人的印象都是有线电视。不过,发展25年后公司旗下业务早已不止有线电视……

[点击查看]

PICO携手英特尔发布文化IP「何以华夏」

12月14日,字节跳动旗下XR品牌PICO宣布与全球半导体厂商英特尔达成技术、内容、营销等三方面的合作……

[点击查看]

盛世版图 致敬盛世中国 《大国荣耀·金玉双玺

近日,《大国荣耀金玉双玺》全球首发式在北京工美集团会议厅举行。文博界、文化界、工艺美术界等……

[点击查看]

关于我们 | 服务条款 | 广告服务 | 联系我们 | 付款方式| 网站地图
Copyright © cangworld.com.cn All Rights Reserved 收藏界 版权所有    陕ICP备05001651号
未经收藏界同意,不得转载本网站之所有信息及作品